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习专栏
学党史 悟思想|第39期:敞开国门 拓宽视野
发布日期:2021-05-18

图片

第三十九讲  敞开国门 拓宽视野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在1978年全国兴起的出国考察热中,有三路由中央政府派出的人马特别引人注目,当时被人们称为对外开放的“侦察兵”。为了准备当年年底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加大了外出访问的频率。1978年12月,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

1978年9月,邓小平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赴平壤参加朝鲜国庆30周年庆祝活动。在归国途中,他决定视察东北地区。

9月13日,邓小平抵达辽宁省东部重要城市、钢铁生产基地本溪市,在车站接见了中共本溪市委、国务院工作组、中国人民解放军本溪驻军、本溪钢铁公司和本溪矿务局负责人。

图片

邓小平访问日本

在谈话中,邓小平说:“你们本溪特别是本钢企业的潜力很大。不仅你们这里潜力大,全国各个地方大大小小的企业、各个方面的潜力都很大。要挖掘潜力,改变落后面貌。你们要到发达国家去看看,过去我们对国外的好多事情不知道,也不可能知道,知道还有罪,崇洋媚外!你们应当去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长期把自己锁在本乡本土,不了解外界,不与外界交往,闭关自守,只能把我们的国家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为了“去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的”,9月中旬,邓小平批示同意了教育部、外交部《关于中国教育代表团访问日本、加拿大的方针任务的请示报告》。邓小平也于10月前往日本进行访问。这次访问,为中国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打开了局面。

图片

邓小平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

1979年新年,邓小平访问美国,美国的主流媒体的黄金时段都变成了“邓小平时间”,在全世界刮起了“邓小平旋风”。

11月,邓小平又出访了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了解这3个国家的发展情况。这一年,74岁的邓小平先后4次出访了7个国家。领导人如此频密地出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都很罕见。

从新加坡回国后,邓小平随即出席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并在闭幕会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讲话。

图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随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国正式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可以说,开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秘诀。对外开放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推动着改革的深化,使中国走上了更宽阔的世界舞台。对外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当时有人担心,敞开国门了,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进来了怎么办?邓小平明确指出,我们既要看到对外开放是有风险的,会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的东西,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同时也要懂得,这比起利用外资加速发展的积极效果,毕竟要小得多,危险有一点,但这并不可怕。对外开放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我们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坚定不移的对外开放,胆子要大,要坚决,要扩大开放。邓小平的讲话,对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片

我们国家的开放都向哪些国家和地区开放?如何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如何团结更多人一心一意实现党的经济建设发展的目标?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宴请了5位工商界知名人士吃了一次火锅,包括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谷耕虞、周叔弢,地点选在福建厅,以此暗示原工商业者充分发挥海外联系面广的特点,积极与外界沟通,加强内外的联系,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务。

邓小平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不受别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限制,要面向世界各国、各地区进行全方位开放。大胆吸收借鉴各国特点,博采众长,使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处于高位,发展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