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习专栏
学党史 悟思想|第十七期:中原突围 奋起自卫
发布日期:2021-03-09

图片

第十七期 中原突围 奋起自卫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原解放区成了蒋介石向华东、华北乃至东北发兵的重要障碍,也是全国解放区的前沿。因此它便成为了国共双方都十分看重的战略枢纽。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国共双方于1月间达成的《停战协定》,以30余万人的兵力首先对中原军区部队发起大规模进攻,致使全面内战爆发。那么6万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是如何成功摆脱30余万国民党政府军围剿的?

图片图片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调集20多个师的部队,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消灭中原解放区部队,打通向华东、华北、东北的进军道路。1946年1月,国民党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双方代表签署停战协定后,国民党军仍继续增调兵力包围和进攻这一地区。5月10日,国共双方代表虽然专门就中原地区停止武装冲突签订了《汉口协定》,但国民党军拒不执行。至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达1000余次,占去县城、村镇1100余处;解放区面积已不及原先的1/10。为避免内战,中共中央多次同国民党政府交涉,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将部队和平转移到其他解放区去。但国民党政府一意孤行。

图片

当年《新华日报》报道

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破坏停战协定

在国民党军进攻迫在眉睫之时,中共中央于6月23日明确指示:立即突围,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据此,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以第1纵队第1旅伪装主力,向津浦铁路以东转移;鄂东军区部队就地坚持斗争,以迷惑、牵制敌人;主力分左右两路于26日开始向西突围。右路突围部队共约1.5万余人,由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率领,于26日晚由宣化店向西北方向秘密移动。经过浴血奋战,几路部队均成功突破敌人的封锁。中原突围,揭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中原军区部队突破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和堵截,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任务,保存了力量,牵制了国民党军大量兵力,从战略上有力地策应了其他解放区部队的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