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企业动态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打造美丽中国建设“中铁”样板
发布日期:2020-07-16

宽阔的湖面上

夏日里碧波荡漾的银川都市圈西夏水库

贺兰山下,天高云淡,青山环绕。西夏水库,碧波荡漾,绿水长流。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银川,是谁在守护着这片源头活水?
       “一滴水”映照“大民生”,汩汩清流润民心。从“源头”到“龙头”,从“水厂”到“用户”,从“地下水“到“黄河水,从”单水源”到“双水源”,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旗下中铁水务集团利用黄河“水”资源,做好黄河“水”文章,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千百年来,黄河滋养了宁夏平原,造就了良田沃野、鱼米之乡的“塞上江南”,银川曾“守着黄河缺水喝”。
       因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富的宁夏,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供水水平低、水质不安全……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让银川人民喝上甘甜清冽的黄河水,保障他们的生活?
       蓝天白云,花香草绿。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丝路乡愁,是大美银川的生动诠释。“一城湖光半城景”正在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
       中铁水务集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探索总结出了用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新路径、新经验,带动了区域经济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路。

   

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实现了几代人畅饮黄河水的梦想


引来黄河水 甜了百姓心
盛夏时节,走进风光旖旎、钟灵毓秀的魅力宁夏,采访“一库清水”的守护者,感受矢志不渝、不畏艰辛的供水精神,探访打造全国一流水务企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的“中铁力量”。见证中铁水务集团在对资源的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带动一方发展的央企担当。
领略“宁夏蓝”和“生态美”,聆听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助力的中铁声音。中铁水务集团让千家万户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让水活起来、净起来、清起来,奏响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哇,太雄伟壮观了,原本想来看看沙漠风光,没想到这里还有这么美的湖,这景色哪像大西北?”在波光粼粼、风景如画的西夏水库,一位游客赞叹不已。  

守好饮用水安全
“第一道防线”的银川水厂水质安全员

水从哪里来?距离银川60多公里的青铜峡黄河金沙湾取水泵站,成为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一期工程的源头。
从一片荒芜,到满眼碧波的重要城市蓄水工程,关系着银川地区百万居民饮水安全,由中铁水务集团投资、建设、运营的银川西线工程让“输水线”也成为一道“生态线”。
地下水变黄河水,水质如何保障?黄河水在从青铜峡黄河金沙湾取水泵站到达西夏水库进行沉降后,需要先流入水厂进行深度处理,经过机械搅拌、絮凝、沉淀、过滤以及紫外线消毒等一系列水处理工艺后,满足106项指标才能流入市政管网,输送到市民家中。

看着满满的一渠黄河水,银川市民张芳的脸上乐开了花,她欣喜说:“有了这干净的黄河水,我们再也不用喝杂质很多的地下水了,多亏了银川中铁水务集团的工作人员,他们为了银川市民能喝上放心的黄河水,做了很大的贡献,我们一定要珍惜水资源,保护好水环境。

守护水源地  甘泉进万家
从一名懵懂的大学生到银川中铁水务集团银川水厂经理,张德全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扎根水务一线,一路走来,他见证了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公司从过去步履维艰的国企到而今的井喷式发展,日新月异的央企嬗变。
为了让银川市民早日喝上黄河水,张德全和他的团队们常年奋战在水务一线最前沿。
“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一期工程伊始,大家时常通宵达旦、夜以继日,‘5+2’、‘白加黑’已成为常态,饿了吃点泡面、渴了喝口凉水,这帮娃没喊过苦,任劳任怨,希望能为大家喝上好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张德全深有感触地说。
“作为银川市供水量重要的水源地,目前一期工程自2019年12月投入使用,日供水约82万立方米,年供水量达1.99亿万立方米,可满足银川一市三区二县220万人的生活用水……”张德全表示,相对于地下水,西线供水工程的引入实现了水质好、水压稳、水量足的供水目标。

炎炎夏日,坚守供水抢修一线的最美水务抢修人

今年34岁的银川水厂水质监测员宋云,进入水务系统已12个年头,说起自己坚守水务一线的初心,她动情地说,我热爱水务事业,作为一名供水人,一定要严把水质安全第一道关,确保老百姓吃水更满意,用水更放心,我会用坚守润泽这方土地。
这是中铁水务集团用心用情守护一泓清水,共建美丽中国的一个缩影。他们在工作上精益求精,业务上炉火纯青,疫情期间仍坚守工作岗位,舍小家、顾大家,攻坚克难见成效,争做新时代水务人,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
从“水源头”到“水龙头”,银川都市圈西线工程一期工程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让甘甜清冽的黄河水流进千家万户,实现了几代人畅饮黄河水的梦想, 一泓清水的背后,是无数汗水和筚路蓝缕、齐心协力的战役。
“以前每到夏季用水高峰常停水,做饭可不方便,自从用上黄河水,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了。”看着水龙头里流出的清水,银川的王娟兴奋地说。 
据悉,银川都市圈西线供水二期工程规划至 2035年,最高日供水规模将达到170.1万立方米。将覆盖吴忠市、石嘴山市,总计解决8个县区260多万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规模化养殖用水和工业产业用水需求。
黄河水不仅保证了粮食丰收,更提高了百姓的幸福生活,助力生态宁夏建设。

正在争分夺秒、一丝不苟
进行供水抢修的中铁水务抢修人


最美水务人 谱写水务情
六月是施工生产的黄金季,为了把被疫情耽误的进度抢回来,中铁水务集团按下施工生产“加速键”,吹响“百日大干”冲锋号,开展“抗疫情、保增长,大干一百天”专项劳动竞赛。
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在灵武市移民重点工程工地上,银川中铁水务集团灵武分公司的工人们身着长袖长裤迷彩服,头戴安全帽,正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地忙碌着。
夏季对于工人来说是最辛苦的季节,作为一名有10多年从业经验的水利工人,灵武供水公司副经理柴晶说自己已经习惯了。在柴晶说这句话时,他用袖子擦拭了额头上的汗水。
是什么支撑他们的精神世界?“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为人民服务,让大家都喝上优质的自来水是我永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柴晶坚定地说。


在灵武市移民重点工程工地上,正在热火朝天、如火如荼忙碌着的中铁水务工人

在该工地上,还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党员建筑工人,顶着烈日,耐着高温,为大家能喝上优质的黄河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新时代中铁水务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风貌。  
近日,银川中铁水务集团管网运营公司收到道路漏水维修通知,火速召集人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风吹日晒、挥汗如雨进行抢修,彰显水务抢修人的“中铁”速度。
在抢修现场,银川中铁水务集团管网运维中心主任姜宁和他的同事顶着烈日坚持作业,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裳,但他们仍一丝不苟,不言苦累。
姜宁笑着说,“居民夏季离不开水,我们快一点将水管修好,居民就能早一点用水。” 
他们与烈日较量,与高温抗衡,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以网格管理推进行动,组建了一支年轻的人才队伍——青年突击队,把支部建在项目上,让党旗飘在工地中,把确保群众安全饮水的信念,根植于心。
这是中铁水务集团加速推进工程建设和高温下坚守的一个生动场景。

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彰显水务抢修人“中铁”速度的铁军队伍


打造智慧水务  助力生态宁夏
绿水青山,“智”领未来。为了构建智慧水务信息化体系,银川中铁水务集团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一屏监测”,全程监控城市供水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物联,从龙头到用户的互联”。
“水量、水质、水压,是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取水、制水和供水自动控制无人值守,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规范化,打造智慧水务新标杆。”银川中铁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在银川水厂,四处可见监控摄像头,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安装了水质自动化监测设备。工作人员通过在线监测平台,能够实时查看进出水口浊度、PH值、余氯等水质数据,保障满足最后一公里“龙头水”的水质和水压需求。


      

“一屏监测”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打造宁夏智慧水务


据了解,2018年,银川中铁水务集团与中国电信宁夏公司共同签署《智慧水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创 “互联网+智慧水务”的创新试点,拉开了NB-IoT(窄带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水务领域创新应用的序幕,激发企业创新驱动力,力争打造水务行业的“银川质量”、“银川标准”。
依托“互联网+”,通过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银行转账等方式,用户足不出户便可进行支付和用水信息的查询,真正实现取水、制水、用水全链条的水务“智慧化”,助力一网通办,全力创建“金牌”窗口。


未来,中铁水务集团将继续推进“互联网+水务”建设,开拓智慧水务新蓝图,助力提升宁夏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水务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增进民生福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保护好城市绿色资源,打造碧水蓝天和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中铁水务集团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



以“安全供水全天候优质服务”
为目标的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客服中心


发挥模范先锋作用,把党建融入企业发展的灵魂,在基层党组织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近年来,中铁水务集团不断强化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引领作用,增强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织“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在供水施工工地、爆管抢修现场、进社区供水服务中竖起鲜艳的党旗,党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供水人的初心和使命,让党建焕发新活力。

截至目前,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共有党员311名、基层党组织11个,打造出了一系列“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得到广大党员群众一致拥护认可的党建品牌,让党建焕发新活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倾力打造风清气正的企业政治生态。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在党建的引领下,银川中铁水务集团上下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以“城乡同质供水,安全饮水不漏一人”,打造中铁水务的银川样板。
“干了一辈子,没想到老了还能进入央企。”银川中铁水务集团客户中心主任周宜宁乐的合不拢嘴。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中国铁工建设集团党委和中铁水务集团党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坚强领导下,银川中铁水务党委主动担当,积极参与宁夏“火神山”项目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的援建工程,坚决扛起疫情防控责任,打赢疫情防控阻。


由银川中铁水务润川矿泉水有限公司
       出品的锶泉生矿泉水,“让更多的人喝上健康好水”


为践行黄河生态保护工程,保卫母亲河,中铁水务集团投入1300万元,通过以鱼净水、以鱼养水、以鱼调水的方式助力黄河水生态环境修复、恢复黄河渔业资源。
从地方国企到上市央企,银川中铁水务集团争当国企改革的先行者,排头兵,践行“两山论”,以高质量发展彰显央企担当,树立行业典范,获得市场和社会的一致认可。
“我们将以党建领航,智慧水务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安全供水全天候优质服务为目标,打造银川中铁水务全产业链,全力保障银川人民喝上安全、放心、健康的黄河水。”中铁水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银川中铁水务集团总经理吴琦表示。



       本期来源:党群工作部
       本期作者:张英杰 牛鹏鹏  李 庆
       本期编辑:杜天祥
       本期审核:雷   声